保山花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

保山花街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,每年的端午节,这里都会举办活动。从早年简单的赶花市,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博览会,吸引着国内以及国外的游客。很多朋友对保山花街的起源以及历史感到好奇,那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讲讲有关保山花街的背景故事。端午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其中蕴藏的文化内容其实非常丰富,到了全国各地,也都有不同的纪念活动。

保山花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花街历史简介

1、花街历史

保山花街的历史,与保山开发紧密相连。保山是“西南丝绸之路”必经之路,早在西汉时,朝廷便已在此设置县级行政机构,并于公元69年设立以保山为中心的永昌郡。

明初,朝廷因永昌府“居民鲜少”,遂大量“迁江南人入居此地。”这些江南移民中不乏学识渊博的鸿儒及技艺高超的技师,他们在带来高度发展的内地文化同时,亦将内地先进的各类生产技能带入保山,包括驰名天下的江南山水花木技术。

保山天气和地理环境优越,“其地土则平衍,其山川则秀丽,著称南方富庶地。”迁入保山的江南园艺师们如鱼得水,用一双双妙手绘制出“山川灵秀或岳峙嶙峋或波光映带皆生自天然,楼台亭榭因地而创”的美丽如画的保山。在爱花人士呕心沥血经营下,保山“春时,群花竞放,凭高望之,满城皆花如锦如云,极为佳丽。”

2、花街的形成

保山“端阳花街”,一般公认起源于明朝嘉靖初年。以代表作《南园漫录》代表云南学人惟一入选《四库全书》的著名学者、南京户部侍郎、工部侍郎张志淳告老还乡后,回到永昌故里上巷街,在宅第内兴建花园,广植各类花木盆景、奇花异草,品种繁多,数量惊人,“茶花有三十六种,杜鹃花有二十种,皆永昌所产。”

张侍郎取名为“张家花园”。

某年,端午节前后,张侍郎见万木葱茏、百花争艳,突发奇想,发扬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”精神,令仆人将花园内所有能移动的盆景花卉抬出宅院外沿街摆放,与乡亲们同赏花木,共度端午。百姓们吃着美味的粽子,欣赏着千姿百态的花木,笑语欢声,其乐融融。

次年,永昌城内大户人家和居民,因受张侍郎感召,端午节当日,都将自家院内栽培的花木抬出门外沿街摆放,以增加节日气氛。渐渐地,端午节进保山城上巷街和下巷街观花赏木,成为保山人的传统保留节目,俗称“赶花街”。端午节的保山城“满城皆花”,香气袭人。“上巷街,下巷街,问问张家花园的金丝荷花哪有开?”这首童谣,从明末清初传唱至今。

赶花街习俗延续三百余年,直到清朝咸丰年间永昌因“回汉相争”发生械斗导致回汉百姓死伤惨重才被迫叫停。

3、创新发展

保山花街,亦被称为“药街”。

保山城回汉相争期间,全城毁于大火,一片断井颓垣。居民死伤数万,城内哀鸿遍野,瘟疫横行。一位悬壶济世的张姓老中医献出祖传秘方,让居民用生石灰、石膏、硫磺等物撒入水井、居室及房前屋后进行消毒,再喝艾蒿、藿香等中草药汤剂,还用各类叶子和植物煮水擦身以消除温疫。

张医生的方子果然有奇效,瘟疫被阻击后,逃往四方躲避瘟疫的居民们纷纷回城,遵照张医生的方子预防并消除瘟疫。因为中草药需要量大增,中草药遂成为奇缺商品。城郊百姓见有利可图,便到四周山上采集中草药,运到城里贩卖。

次年端午节,又是酷暑时,百姓们担心赶花街时瘟疫复发,自发携带中草药预防并贩卖,使得中草药自此融入花街。

改革开放后,保山市将传统花街赋予崭新内涵。端午花街不再仅是赏花吃粽子赛龙舟的群众文化活动,已经成为政府组织的“花街搭台,经贸唱戏”的特色节日。如今的保山端午花街,奇花异草争奇斗艳,鸟鸣鱼游药材飘香,各类小吃异彩纷呈,各地土特产琳琅满目,轻工产品应有尽有,集节庆、旅游、美食、文化、商贸为一体,形成云南商贸旅游文化极具影响力的品牌。

2020年及2021年端午节,由于疫情原因,保山花街暂时停摆,市民深表理解的同时,莫不扼腕叹息。但愿明年端午节粽子飘香百花盛开之时,保山端午“赶花街”习俗能重现辉煌!